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魯班廣場記 [辞赋]

张海鸥     发布时间: 2024/6/7 9:32:44
阅读:228次      分享到

元古洪荒,人類樹居穴處,無異它類。然後漸知築室營舍,既樸且拙。及公輸般出,匠心獨運,工藝百變,巧智奇技妙用,明堂高閣奐然。於是天下人咸尊其为土木建築之祖,令名傳頌,師稱魯班也。


班生鲁地,行藏未限於魯;功顯戰國,道藝豈止一時。夫江漢上下,古楚地也。班自魯之楚,雖能造兵器梯鉤,而無意干戈爭戰。發明工具器械,襄助民務;建造房屋亭臺,改善民生。楚人敬愛魯班,視若鄉賢里聖;楚地民智民慧,因之豁然開啟。是天貺魯才,澤被中華也。辛沖亦古楚之重鎮,數千年巧匠輩出,衿持百藝,莫非魯班文化之化育耶?


楚漢三國之際,此地文武昌盛。東吳名將魯肅,統帥三軍時往時來。後人敬之重之,魯肅城於白塔河畔,至今址猶存。唐宋以還,屢遣大賢於黃州。杜牧之郡齋獨酌,王元之竹樓聽雨,蘇子瞻雪堂吟詩,劉伯溫邾城懷古,皆毗鄰辛沖,相聞雞犬,為大別山區添文化氣韻,為舉水流域增名士風流。是皆魯班身後導引斯民會通成化者也。其後文教愈昌,明有問津書院,今有黃岡中學,皆一國之名庠顯序,近惠辛沖。


顧千百年王朝興廢,世事滄桑,辛沖英烈之士前赴後繼,代不乏人,碧血丹心可壯山河,豐功偉績可昭日月。殺身以成仁者,心存道義;奔走而革命者,志在文明。江山河岳,千秋傳續聖賢薪火;大別山下,近世最憶劉鄧之師。終致鐵血漸遠而和平可享。此非魯班與墨子鑄劍為犁、化干戈為玉帛之苦心乎?


方今之世,中華鼎革。古老辛沖方舟移祚,人人懷瑾思變,秉持數千年勤勞睿智,審時度勢,僶俛謀猷,聯橫合縱,組建公司,出鄉出國,高飛遠舉。八大集團弄潮於建築大業,各路人才搴旗於技術前沿。木匠灣砌匠灣鐵匠灣,盡遣精良藝匠;創業者尋夢者守護者,無不瀝膽披肝。揮師海內海外,崇尚正心誠意;承建大小工程,追求盡美盡善。平地起高樓,勞作於藍天白雲之下,不惜揮汗如雨;競爭憑實力,琢磨於一磚一瓦之間,莫不精益求精。從灰刀技術到信息科學,辛沖人孜孜矻矻,陞堂睹奧,與時俱進;從傳統經驗到現代管理,辛沖人切切偲偲,夙興夜寐,繼往開來。大江南北,城市山鄉,南亞非洲,河濱湖畔,崛起水岸星城,修成路橋電站。辛沖人誠信忠厚,辛苦劬勞,餐風宿露,克勤克儉,智慧紛披,才華舒展。結晶寰宇,熠熠與日月同輝;流芳天下,馨香與山川共久。於是“魯班鎮”、“中國建築之鄉”等嘉名美譽首授辛沖,“詹天佑土木工程獎”、“魯班獎”、“楚天杯”、“黃鶴杯”等國獎省獎紛至遝來,與日俱增。龍頭企業、科技精英、管理方家層出不窮,風雲際會。魯班文化丕顯於辛沖、豐富於現代矣。辛沖乃自江漢貧困之鄉一躍而成經濟强鎮,自傳統農業文明挺進工業科學。是天時耶?地利耶?人和耶?亦或魯班英靈千秋激勵時時護耶?


豐衣足食更知榮辱,經濟富強愈懷慈善。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辛沖人踐行古訓,大愛無疆;鼎舉道義,乃擔乃當。政府扶貧濟困,為民解難;企業救灾援厄,為國分憂。近則鄉里鄉親,雪中送炭;遠則汶川北川,民胞物與。錢財不吝萬萬,善良自古無價;仁愛豈分親疏,功德從來無量。此亦魯班淑世富民之本意也。


斯世斯土斯民,弘揚魯班文化,祇承魯班道藝,乃於舉水河東,大別山南,恭辟魯班廣場,敬鐫魯班尊像,以明辛沖人永識欽佇、秉持根本之意。無論春秋代序,無論世事變遷,時或有窮通與奪,人或有往來更替,此必嘉樹芳草,鮮花美酒,修禊祭祀,永奉不輟。


贊曰:偉哉魯班,聰。載奇載妙,巧奪天工。大哉魯班,允神允通。在世有惠,在天有功。酬勤酬善,祐我辛沖。賜禎賜福,嘉我始終。魯聖楚才,我師雍容。禔身此地,永緒宗風。


公元二O一一年五月中山大學張海鷗撰文辛沖鎮政府泐石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