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百载历程(五) [诗:七律]

李業鴻     发布时间: 2022/4/28 9:47:57
阅读:372次      分享到

关键字
中国共产党


百载历程

(五)

(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光辉历程)


摘自《常顺诗词》第九集

/李业鸿


1933年)

037、转战陕川

离开豫皖避追兵,

奉命西行与蒋争。

川北渡江传捷报,

陕南转战获殊荣。

会师绥定旌旗展,

解放嘉陵鼓角鸣。

主力红军奔大道,

艰难总是伴征程。


注:1932年冬,中国工农红四方面军被迫退出鄂豫皖根据地,奉命向西转移。经陕南到达川北,与当地武装会合,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扩编军队。为与中央红军会师北上抗日,红四方面军踏上了艰苦曲折的征途。


038、红军司令部

中央成立司令部,

组建军团救苦贫。

发展兵员強队伍,

武装战士为人民。

西安事变将亡国,

蒋共联盟再续尘。

抗日前沿传捷报,

山河大地见初春。


注: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抗日武装。重新设置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总部和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西安事变后,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总部机构撤销,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部。


039、第五次围剿

蒋匪安排百万兵,

招遥浩荡展明旌。

军分五路形如蟒,

马配千骑势若狰。

血雨腥风硝火烈,

漫山遍野炮声鸣。

广昌失守伤亡重,

因起王明走左倾。


注: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分几路“围剿”中央根据地。根据地的红军有8万多人,毛泽东此时已离开红军的领导岗位。在这次反“围剿”斗争,领导权“左”倾错误军事方针,造至广昌失守,红军遭受重大伤亡。


1934年)

040、战略转移

前沿抗日先锋队,

开赴浙江险境行。

鏖战边疆歼政敌,

突围皖赣破倭兵。

蒋帮集结狂推进,

中共西移力斗争。

百万顽徒攻腹地,

红军被迫踏长征。


注:1934年由于国民党重兵已推进到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也由瑞金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在雩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


041、红军突围

红军突破围封线,

漫道雄关险障多。

渡过湘江遭重创,

直奔黔鄂历沉疴。

千回转战翻山岭,

万里长征越海河。

雪地冰天穿沼泽,

饥寒交迫写悲歌。


注:10月下旬 中央红军连续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 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召开会议,通过毛泽东的建议,通过决议,改向贵州北部进军。


042、进军贵州

喋血狂徒步不休,

王明冒进错难收。

意图退却时逃逸,

无顾突围后再谋。

蒋匪包抄圈里剿,

红军总往瓮中投。

三天鏖战尤悲烈,

余部官兵入贵州


注:中央“左”倾的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蒋介石得悉中央红军转移的消息,在中央红军西行的路上设置了四道封锁线。红军野战部队与敌军展开三天血战,牺牲过半毛泽东及时提出了改变行军路线。


1935年)

043、遵义会议

召开扩大全常会,

增补泽东任委员。

确立中央新党组,

重生集体指挥权。

长征转折当归正,

历史悠关不走偏。

危难时期能脱险,

红军迈出剿围圈。


注:1935年1月 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044、四渡赤水

四渡云川赤水河,

金沙江畔壮歌多。

成功摆脱追兵堵,

巧破重围诱敌磨。

翻越雪山朝北进,

会师陕赣向甘挪。

国焘力主随南下,

另立中央陷漩涡。


注:1月下旬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继续北上。反对北上、坚持南下的张国焘另立“中央”,后遭受严重损失。


045、八一宣言

全民卫国义心齐,

八一宣言醒众迷。

停止内争为上策,

救亡抗日是前提。

红军主力临甘肃,

中共高层达陕西。

转战惊人三万里,

长征胜利马声嘶。


注: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宣言主张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对日作战。12月 由于日本加紧侵略华北,中国共产党领导北平学生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救国的新高潮。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