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 咏怀素书法
戴袁支
书壁饮中仙,
蛇窜龙缠。
赛锥划过细沙盘。
一气呵成如掣电,似剑回旋。
内敛继狂颠,
匀稳恬然。
巧藏朴内骨筋圆。
绚烂之时清雅淡,妙不需言。
甲午槐月十二依邓君词韵奉和于秦淮
注释:【注】怀素(公元737~799年),字藏真,零陵郡(今湖南永州)人,僧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草书家,生活在盛唐向中唐过渡的年代。
●怀素曾一日九醉,时人常呼他为醉僧。酒后他小豁胸中之气,便提笔急书于粉墙之上,其势若惊蛇走虺(huǐ),骤雨狂风;满壁纵横,又恰似千军万马驰骋沙场。他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时人评说怀素之与张旭,是“以狂继颠”。同时代的诗人苏涣《怀素上人草书歌》:“……忽如裴曼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
●《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通篇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全帖七百余字,首尾贯通,一气呵成,给人迅疾骇人之感,有一种纵放的奇趣。晚唐学者吕总《读书评》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
●《小草千字文》(小字贞元本),亦为怀素晚年所书,风格与《论书帖》近。它脱去狂怪怒张,专尚平淡古雅,将大气磅礴的风格升华为敦穆君子的内敛,其用笔圆通,含巧于朴,多以“藏锋”书之,筋骨内含,深得“屋漏痕”之法,反映了怀素艺术创作上的另一种追求。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评价说:“素师诸帖皆遒瘦而露骨,此书独匀稳清熟,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