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古韵曲 [词]

森起     发布时间: 2025/5/28 23:03:53
阅读:75次      分享到

清秋半月人影至江阙,还顾咏悠依依点寒烟,只道妄凉碎雨破残绵。人迹荒芜夜,纸油韵牵连。
注释:1. 清冷时空的构建
“清秋半月”“江阙”“寒烟”“碎雨”等意象叠加,勾勒出秋夜江畔的荒寒图景。“人影至江阙”中“至”字暗含漂泊感,“人迹荒芜夜”更强化了空间的寂寥,整体形成空阔而萧瑟的意境基底。

2. 矛盾修辞的张力
“妄凉碎雨破残绵”极具创造性——“碎雨”本是轻柔之物,却以“破”字击穿“残绵”(可解作残云或残絮),用柔物之间的暴力性冲突,隐喻内心执念被无情撕裂的痛感,冷峻中见奇崛。

3. 瞬间的动作捕捉
“点寒烟”的“点”字精妙:既似人影轻触寒雾的实写,又若以笔点染画面的虚笔,瞬间的动态凝固了苍茫诗意。

-孤影徘徊
“还顾咏悠依依”以倒装句式凸显回首时的眷恋,“依依”叠音与“悠”字长音共鸣,拖曳出绵长不舍。
- 幻灭清醒
“只道妄凉”陡转,“妄”字戳破前文朦胧情思,凉意既是体感更是心境,与“碎雨破残绵”的意象共同完成情感解构。
- 书斋独守
末句“纸油韵牵连”转向室内:油灯(纸油)下墨痕(韵)缠绕,暗示借书写排遣孤寂。从旷野到书斋的空间转换,昭示精神由放逐到收束的轨迹。
古典基因与现代性
- 词法传承
“江阙”(宫阙临江)、"残绵"(丝絮喻云)等语汇承袭李商隐、吴文英式的密丽,而“破残绵”的暴力感又近于现代诗的意象爆破。
- 时空折叠
室外秋雨与人迹、室内灯影与墨痕形成蒙太奇拼接,类似“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经典并置,但“纸油韵牵连”的陌生化表达赋予其现代质感。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