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子”部精要·之卅六·《中论·修本》精要·小人之过 [诗:七绝]
向导 发布时间: 2025/8/18 23:20:33
阅读:33次
分享到
小人自有小人聪,
懒惰无常骂圣空。
更诋先王操旧术,
身名败裂理情中。
注释:
民之过在于哀死而不爱生,
悔往而不慎来;
喜语乎已然,
好争乎遂事;
堕于今日,
而懈于后旬;
如斯以及于老。
故孔子谓子张曰:
“师,
吾欲闻彼,
将以改此也。
闻彼而不以改此;
虽闻何益?”
小人朝为而夕求其成,
坐施而立望其反;
行一日之善,
而问终身之誉,
誉不至,
则曰善无益矣;
遂疑圣人之言,
背先王之教,
存其旧术,
顺其常好;
是以身辱名贱,
而不免为人役也。
(人的过错,
在于为死亡悲伤但却不珍惜有限的生命,
常为过去的事情后悔,
却不慎重考虑将来;
经常说“既已如此”,
喜欢争过去之事;
懒惰于今天而懈怠于明天,
如此一直到老。
所以,
孔子语重心长地说:
“求师,
我想知道那个道理,
好用以改正这个过失;
知道了那个道理,
又不改正这个过失,
虽然知道了,
又有什么用处呢?”
小人早展开始做事,
傍晚就想做成;
刚坐下来做事,
站起来就指望达到目的;
做了一天好事,
就希望有终身的荣誉;
荣誉没有得到,
就说做好事没有什么益处;
于是便怀疑圣人之言,
违背先王之教,
保留其过去的做法,
延袭其固有的喜好。
因此自身受辱,
名位低微,
从而也难免为他人所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