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子”部精要·之卅六·《中论·法象》精要·君子小人 [诗:七绝]
向导 发布时间: 2025/8/16 13:39:57
阅读:50次
分享到
君子小人何不同,
一为放纵一初终。
唐尧克让恭天下,
祇畏文王华夏崇。
注释:
慌其瞻视,
轻其辞令,
而望民之则我者,
未之有也;
莫之则者,
必慢之者至矣。
小人见慢,
而致怨乎人,
患已之卑,
而不思其所以然,
哀哉!
是故君子敬孤独而慎幽微,
虽在隐翳,
鬼神不得见其隙,
况于游宴乎?
君子口无戏谑之言,
言必有防;
身无戏谑之行,
行必有检。
言必有防,
行必有检,
虽妻妾不可得而黩也,
虽朋友不可得而押也。
是以不愠怒,
而教行于闺门,
不谏谕,
而风声化乎乡党。
传称:
大人正己而物正者,
盖此之谓也。
徒以匹夫之居犹然,
况得志而行于天下乎。
故唐帝允恭克让,
光被四表;
成汤不敢怠遑,
而掩有九域;
文王祗畏,
而造彼区夏也。
(一个人如果忽略自己的仪表,
行为举止慌张,
言辞命令轻率随便,
而指望他人会以自己为榜样,
这是从来未有过的事。
没有人以之为榜样,
便必然会被人轻视。
小人被人轻视,
就会抱怨别人,
忧虑自己的地位低下,
而不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地位低下,
可悲啊!
正是因此,
君子孤身独处也不敢怠慢,
细微小节也非常谨慎,
即使在无人能见的隐蔽之处,
鬼神也看不到他的过失,
更何况交游、饮宴之时呢!
君子口无嬉戏之言,
出言必有防范;
身无嬉戏之行,
行动必有检点。
正因为出言必有防范,
行动必有检点,
所以,
即便是妻妾,
也不可能有轻慢不敬的机会;
即便是朋友,
也不可能有亲近而不庄重的时候。
因此,
他不责备、不动怒,
而其教化便可行之于家庭;
不规劝、不讽谕,
而其风范名声便能感化乡党。
经传上说:
圣人端正自己,
天下万物便随之端正,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在只是平民百姓身份时犹能如此,何况壮志得酬而行事于天下呢?
所以,
唐尧诚实恭谨、克制忍让,
光辉覆盖四方;
成汤不敢懈怠、偷闲,
而拥有九州之地;
文王恭敬小心,
而造就了华夏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