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逢过年都会杀年猪。那些年刚分到户,很多人还不是很富裕,杀了年猪就会比谁家杀的猪膘肥,如果杀的猪膘有大人的五指厚,大家就会口口相传,赞不绝口。那时候邻里乡亲都很和睦,杀了猪都会挨个叫去吃肉,而且那时候杀猪都很团结,只要杀猪,大家都会互相帮忙,我们族里一共七八家,我的小叔叔是杀猪匠。每年杀猪我们几家一块儿杀,有时一天杀一个,有时一天杀两个,那时候杀猪没有大铁锅,找个大一点的缸,土地上挖个坑,把缸栽进土里,周围再围上土踩实,这样烫猪的时候就稳当一点。猪杀死之后,第一要拔猪鬃,拔猪鬃是杀猪匠的工作,他在猪鬃上摸上猪血,一撮一撮往下扯,鬃拔完之后开始往猪腿上绑绳,因为烫猪的时候两边要人扛在肩上抬着烫。如果是大铁锅可以直接放里面,但缸口太小,得先烫头或屁股,或先烫屁股再烫头,一下子塞不下去。猪腿上绑上绳,找根木棍,两三个人分两组,两头抬着上上下下冲烫,那些年杀猪烧水是在锅锅灶台上烧的,水烧开之后先加半桶凉水,再一桶一桶往缸里倒,刚烧开的水怕太烫,加凉水减温,以防把猪皮烫熟了。猪烫好后,把猪横放在缸口上,大家七手八脚都过来拔毛,有的用手,有的用搓毛石,那种场面真让人好怀念……
每年杀猪,我们都会用猪血压血面,压好的血面烧一锅开水,凉一大案板血面,再炒上几个家乡的杀猪菜,凉拌一盆猪肝猪肺猪心,满满都是家乡的味道,也是我一生无法忘记的家乡味。
那些年每年大年三十,乡亲们都会挂高灯,那时候没有电,就只有煤油灯,蜡烛也是自己用蜂蜡制做的,父亲那时候可是制蜡烛高手。那时候年幼不懂挂高灯的意义,现在细想应该是吉星高照吧,凡事都图个吉利。我们家的高灯都是我和姐姐自己糊的,用竹子做的架子,用白纸糊上,再贴上我和姐姐自己剪的各式各样的窗花,再找些彩色纸剪些细条,粘在灯笼的底下,就像五彩的裙裳好看极了。在靠大门的一角,栽一根长木杆,再把灯笼挂上去,一股浓浓的年味飘向天际。
每年大年三十,家乡的习俗还有跳火堆,大家找七八堆柴,十多家聚一起,把火点上,再放几个大炮,大家在火堆上跳过来,再跳过去,那时候真高兴。那些年我的太奶奶还活着,大年三十大家都不睡觉,说是陪先人,因为大年三十我们会把故去的先人接进家门,摆上香案,再摆上供品,会把他(她)们供奉一天,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再把她(他)们灵牌送出去烧掉。那时候送先人我们亲方十多家都是在一块儿送的,因为我们家族人丁旺,人很多,要跪一大片,一时间火光冲天,炮声不断,过年的气息笼罩在故乡的天空。
小时候虽然生活困难,但过年很快乐,很幸福,每年过年还要贴对联,贴上对联,年味会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