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诗词学会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思路 [其它]
作者:张双柱(老卡) 发布时间: 2015/3/8 23:59:03 阅读:1951次
创作背景
2015年3月8日,芜湖诗词学会召开六届四次理事会。总结2014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可概括为:一个重点,两项开拓,三大亮点、四点问题。2015年工作思路主要是: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文艺讲话精神,努力抓好诗词文化与主流宣传教育的有效结合;在获得“4A”级社会组织基础上,进一步生动活泼地开展诗词文化活动;以筹备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会组织建设和自身管理。
芜湖诗词学会六届四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张 双 柱
2015年3月8日

.
各位理事,各位嘉宾:
今天,我受芜湖诗词学会六届常务理事会以及会长孙文光教授的委托,对学会2014年全年工作进行总结,并结合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组综合评估意见和部分老同志新春座谈会上提出的宝贵意见,对2015年工作进行初步安排,提请全体理事审议。
.
2014年度工作总结与反思
.
继2012年上半年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已经三年了,这三年,学会工作是一年一台阶,三年大变样。2014年12月,依据《芜湖市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经上级有关部门综合评估,荣获“4A(AAAA)”等级。
我会4A等级的获得,是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借此机会,我代表六届常务理事会向全体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了搞好这次评估作出艰辛工作的所有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上级主管单位、各有关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2014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我在这里将其概括为:一个重点,两项开拓,三大亮点、四点问题。
.
一、一个重点
切实抓好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社会组织评估是过去从未有过的一项新的工作。考虑到把这项工作做好,既是促进学会自身建设的又一动力,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扩大学会影响的又一机会,所以,一接到评估工作的通知,我们立即研究部署,将此新增为全年重中之重工作,由刘永义具体负责,姚建国协助,另抽调戴俊德、彭思云、王春美、陶子德、朱小英、卜近知六位颇有经验的同志组织专门班子。该项工作从5月份启动,经过七个多月的努力,评估工作圆满完成,12月底被评为芜湖市4A级社会学术组织。2015年1月27日,正式授牌。
12月2日下午,市民政局组织的全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组来学会检查验收时一致指出,诗词学会工作做得非常好,活动成效十分显著,是他们没想到的,这对他们来参加评估的人也是一次学习和教育。
专家组也一一指出学会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主要工作人员年龄偏大、财会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缺乏完善的证书使用管理规定。专家组希望我们今后能在管理上更加规范,在工作计划安排方面更有长远规划和实施细则,要进一步加强对年轻人的培养和使用,要尽快实现办公现代化。这些宝贵意见,将是我会2015年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工作目标。
.
二、两项开拓
一是开拓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文化活动,二是开拓性开展更加广泛的学会工作交流。过去的一年,学会在做好常规性工作,确保目标任务完成时,对内以评估为契机,围绕学会内部管理的进一步加强,开拓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文化活动;对外以宣传诗词、宣传芜湖、宣传学会为己任,在对内开拓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文化活动基础上,开拓性开展更加广泛的学会工作交流,进一步扩大了学会组织的社会影响。
6月8日,学会与池州杏花村诗社开展联谊活动,由姚建国率领诗词创作辅导培训班部分会员和演出小分队部分会员赴杏花村采风并演出。
6月8日,学会应邀参加了省诗词学会、省炳烛诗书画联谊会主办的潘伯鹰诗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潘伯鹰论诗之诗》(作者张应中)。
6月28日,“芜湖诗词学会培训基地”在弋江区弋江桥街道综合文化站正式挂牌,这是学会为切实做好“诗词进社区”活动所进行的一项长期合作的战略性规划,我们要通过这种合作关系,把中华传统文化逐步渗透到广大的社区,把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融入到诗词创作中,做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6月28日,在培训基地举办专题讲座《诗词创作与知识产权权益保护》,主讲人范大平(兼学会法律顾问)。
8月2日,学会与芜湖诗人协会、芜湖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芜湖人文网、《大江诗潮》、《风尚芜湖》共同主办了“芜湖市首届原创诗歌吟诵(七夕晚会)”。
8月6日,我以个人名义邀请专业诗词网站《诗词云》总裁张谷一女士一行来芜考察,商谈芜湖诗词学会网站建设问题。参加商谈的还有刘表位、谢玉荣,姚祥、赵志成、潘保根、钱春香等人。商谈十分成功,8月22日,《芜湖诗词网》上线,同时上线的还有《繁昌诗词网》。
8月20日,学会主要领导赴无为宝能集团商谈企文合作事宜,当时所谈定的两个项目都很好,切实可行,遗憾的是后期我们精力实在有限,未能进一步盯紧以至于计划落空。
9月20日,学会应邀参加了白马山佛教文化研讨会,提交论文《白马山暨三圣寺诗词资料辑录及辨正》(作者张双柱)、《江城的宝地,未来的生态公园》(作者姚祥)。
10月11日,作为学会培训基地的弋江桥街道综合文化站、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成功运行一周年,学会与社区同台演出。
12月1~10日,在市文化馆成功举办“迎春诗书画展”,展出作品200余幅,正同我们进行友好往来的马鞍山市诗词学会也送来作品参展。这次诗书画展是历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布展活动,也是去年与社会组织评估并重的又一重大活动。为确保高水平展出,从5月份就开始筹备,负责人黄维,刘永义、陈汉川、姚建国协助,抽调钱履正、吴林、周志豪、童国义、赵新国、戴俊德、何贤山等人为工作班子。
2014年,芜湖诗词学会开拓性活动是风生水起,有几项活动虽然是今年年初开展的,其实都是去年的计划安排和活动继续,比如:分别在弋江桥街道综合文化站(学会培训基地)、市文化馆开展的两场书写春联送市民活动。(2014年1月在市文化馆和万达广场举办的两场书写春联送市民活动,也是2013年工作计划所安排的)。又如:在经开区诺康生物公司举办的新春企文联欢会暨学会工作总结大会;在三山区凖提寺与市老年学会和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等社团进行的辞旧迎新联欢活动;在繁昌县图书馆举行的建馆联谊活动;与市文化馆、市文化交流协会共同承办的芜湖市第30届新春联大赛。
.
三、三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年龄结构的改变,一大批年轻人加入学会,全市诗词队伍更见活力。去年新吸收年轻人入会达50多人,其中大专以上占66%,女会员占22%。
第二个亮点是芜湖诗词网开版,芜湖诗词学会终于有了自己的网站。同时建立起自己网站的还有繁昌县诗词学会。许多会员对网站还不太了解,借此机会多介绍一下。
芜湖诗词网和繁昌诗词网依托诗词云平台,诗词云平台是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办的。该公司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传统文化,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宗旨,传承中国传统诗词书画艺术创作,提供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研发、文艺创作、诗词礼品定制、企业品牌形象策划、网站运营等服务。该公司自主研发了诗词云服务大数据平台,将格律诗词辅助创作检测软件、诗词组织办公OA管理系统、诗人库、作品库、诗词大赛投稿编审平台、校园诗教平台、诗词工具大全等一系列与诗词相关的软件系统整合到平台上,填补了诗词领域云数据的空白,具有首创性。该公司是文化类科技型上市企业,也是全国唯一的上市公司旗下专业诗词网站,该公司及诗词云平台给芜湖诗词网、繁昌诗词网的所有支持都是无偿的。
芜诗网设有诗词曲赋、诗钟楹联、新诗民歌、赏析评论、芜湖诗馆、学会资讯、联动活动等栏目,目前实行主管责任制和网管轮值制,现有12人参与管理,主管张双柱、潘保根。
自建站以来,芜诗网很受诗友关注,不少外地诗友加入了芜诗网,芜诗网现有会员39人。不少外地诗友还积极向芜诗网投稿,目前已接受投稿1792篇。有了网站,能及时发布各类资讯,学会工作更加主动和方便,比如芜湖市第30届新春联大赛,通过芜诗网投稿的作品就有349联。
第三个亮点是诗词文化硕果累累。学会及个人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出版等渠道,推动芜湖诗词文化的发展和个人的诗词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
4月2日,配合芜湖日报做了一个整版《风从民间来》,缅怀已故画家诗人黄叶村、王业霖、郭珍仁。王业霖、郭珍仁都是我们学会的老人,参与专版写作的三人有两人是我们学会的(娄家云、张双柱)。(今年1月7日、1月29日,配合大江晚报又做了两个整版,一是《江城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