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七律] 【七律·南岳湖湘行】颈联的哲学思想——长江行文化系列诗
明月清风境界巍,钟灵毓秀九重晖。 万千物象春秋过,一气衡山天地归。 梦觉中流思击楫,留痕南斗莫依违。 湖湘磊落文华萃,岳麓峥嵘英干威。 ‌梦觉中流思击楫,留痕南斗莫依违。 一,‌核心哲学思想解析:‌ 这一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思,主要聚焦于 ‌“觉醒”后的历史使命感、生命价值的主动建构与时空定位的坚定选择‌,具体体现在: 1,‌“梦觉中流” — 觉醒于现实洪流:‌ ‌“梦觉”‌(取代“有梦”)是哲学思想的‌基石‌。它超越了“有梦想”的一般表述,直指一种‌顿悟、觉醒‌的状态。诗人并非在朦胧的幻想中,而是从某种混沌或迷失中‌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空节点(“中流”)——这是历史进程的关键位置(如大江中流) 也是个人人生的紧要关头。 【哲学意蕴】:‌ 这体现了‌存在主义‌式的觉醒认识:人是被抛入特定时空(“中流”)的存在。真正的生命意义始于对自身处境(时间流逝、历史责任、现实挑战)的‌自觉认知‌。它是主动行动的前提。 ‌“思击楫” — 承担历史与行动的勇气:‌ ‌“击楫”‌ 典出祖逖北伐“中流击楫而誓”,象征‌慷慨担当、奋勇前行、矢志不移的使命感与行动力‌。 ‌与“梦觉”的关联:‌ 觉醒(梦觉)不是终点,而是行动的号角。认识到身处“中流”,立刻触发了“思击楫”的强烈冲动——即‌思考如何承担历史责任、付诸实践、改变现状‌。这是一种‌积极入世、勇于担当‌的生命态度。 【哲学意蕴】:‌ 强调‌实践理性‌和‌主体能动性‌。人不仅认识世界(梦觉),更要改造世界(思击楫)。体现了儒家“士不可不弘毅”、“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担当精神。 2,‌“留痕南斗” — 生命价值的时空印记:‌ ‌“留痕”‌,是核心哲学意象。它超越了简单的“留下痕迹”,象征着个体生命在浩瀚时空(以永恒的“南斗”星宿为参照)中‌主动创造、确立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努力。 ‌“南斗”‌ 为星宿名,在中国文化中常与命运、寿辰、地域(南方)相关,象征‌高远、永恒、具有定位意义的时空坐标‌。“留痕”于此,意指个体生命试图在宏大的宇宙图景和地域文化(湖湘)中‌刻下属于自己的、有意义的印记‌。 【哲学意蕴】:‌ 探讨个体存在的‌有限性‌(生命短暂)与追求‌超越性‌(在永恒时空中“留痕”)的矛盾统一。它呼应了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的价值追求,也带有存在主义“人是自己行动的总和”、“通过选择创造自身本质”的色彩。‌关键在于“主动留痕”而非被动等待。‌ ‌“莫依违” — 抉择的坚定与信念的纯粹:‌ ‌“依违”‌ 意指犹豫不决、模棱两可、首鼠两端。 ‌“莫依违”‌ 是对“留痕南斗”这一志向发出的‌最强有力的宣言‌:在追求生命价值、开创事业的征途上,‌必须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心无旁骛、矢志不渝‌。不能有任何动摇、妥协或苟且。 【哲学意蕴】:‌ 强调了‌意志自由与坚定抉择‌的重要性。面对复杂的人生境遇(“中流”)和宏大的价值目标(“留痕南斗”),个体必须做出清晰的、不妥协的选择并为之负责。这体现了‌道德勇气‌和‌人格完整性‌(Integrity)的追求,是成就一番事业(留痕)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 二,‌颈联哲学思想的整体架构:‌ ‌起点:觉醒认知(梦觉)‌ - 认清时空处境(中流)。 ‌触发:历史担当与行动意志(思击楫)‌ - 萌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行动意愿。 ‌目标:生命价值的永恒印记(留痕南斗)‌ - 追求在时空坐标中确立自身意义。 ‌态度:坚定的抉择与纯粹的信守(莫依违)‌ - 以无惧、无悔的决心去实现目标。 ‌总结:‌ 吴波澜先生此联的哲学思想深邃而有力:‌它始于一种清醒的时空自觉(“梦觉中流”)‌,摆脱了蒙昧与彷徨。 ‌激发于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行动冲动(“思击楫”)‌,呼唤积极作为。 ‌指向个体生命在宏大时空背景下的价值创造(“留痕南斗”)‌,寻求精神的永恒性。 ‌最终落定于一种不容置疑、绝不妥协的信念与抉择(“莫依违”)‌,彰显人格的力量。 这一联完美融合了‌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敢为人先”、“坚韧不拔”‌(对应“思击楫”、“莫依违”)的精神内核与‌对个体生命价值、存在意义(“留痕南斗”)‌ 的深刻哲学叩问,并将其建立在‌清醒的现实认知(“梦觉中流”)‌ 基础之上。修改后的“梦觉”确实比“有梦”更契合这种深邃的觉醒意识和哲学深度。“留痕”与“莫依违”的搭配,更是将生命价值的追求提升到了需要绝对信念与勇气去捍卫的高度。 文/百度文库2025.06.10.
发表时间:2025年06月24日 18:24:39     分类: 诗
   2         0
[诗:五绝] ceshi523
ceshi523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23日 17:52:34     分类: 诗
   2         0
[诗:七律] 【七律·过扬州瓜州渡二首】——长江行文化系列诗​
《一》 函谷关出大道通, 瓜州上善水云充。 千年楼观隋朝悟, 万里江河楚地丰。 阳复春风掀浩采, 泰来诗渡颂经功。 双流辟浪波潸泪, 一片沉峦慧颖中。 《二》 函谷关来大道东, 瓜州上善水云中。 千年古意观楼瞩, 万里春风诗渡丰。 天地开元接子野, 江河交汇覆龟蒙。 华嵩秀美漕帮振, 七省通衢商埠充。 《仄起平收●平水韵上平一东》吴波澜.2023.08.18
发表时间:2023年08月18日 16:31:28     分类: 诗
   904         53
[诗:七律] 【七律·东山】——长江行文化系列诗
千层迢递起云台; 万仞法门智慧开。 弘道菩提坛下客, 参禅神秀殿中才。 茫茫尘海濯浮去, 浩浩清风彻悟来。 一代高僧安住教, 金刚百唱吐慈怀。
发表时间:2023年08月07日 00:25:25     分类: 诗
   2216         22
[诗:七律] 【七律·登皖岳三山随想】 ——长江行文化系列诗
美矣大江穿皖岳, 时哉晓日破扶桑。 三山出岫西施黛, 四海临风太白觞。 仰止长河流淑德, 成蹊老树散幽香。 众星拱极九重景, 万古擎天一柱张。 《诗仄起仄收.平水韵.下平七阳》吴波澜.2023.07.28。
发表时间:2023年07月28日 14:14:59     分类: 诗
   379         51
[诗:七律] 【七律·登安徽天柱山】 ——长江行文化系列诗
青莲天姥采风开, 谢眺徐淮泛水来。 万里江涛收眼底, 千峰山色赋乡台。 缘寻汉武南巡道, 为有中兴北伐才。 轮转东方标柱立, 乱云西宇舞干摧。 《诗平起平收.平水韵.上平十灰》吴波澜.2023.07.20。
发表时间:2023年07月21日 15:36:18     分类: 诗
   497         45
[诗:七律] 【七律·再登南京阅江楼】 ——长江行文化系列诗
定鼎文华望断樓, 金陵缺憾问神州。 岁寒钟鼓有余磬, 涕泪风烟无尽秋。 万里惊涛频故国。 百年绝峤砥中流。 六朝山色翻新韵, 五月江花放彩舟。 《诗仄起平收-平水韵.下平十一尤》吴波澜.2023.07.10。
发表时间:2023年07月11日 16:39:31     分类: 诗
   292         33
[诗:七律] 【七律·绾汉】游汉口江滩 ——长江行文化系列诗
兴波成化浩中流, 入梦清江水埠州。 雪月岁寒商九洛, 梅兰松茂竞三秋。 从来春意潮声起, 莫问海门金影柔。 万里白云走黄鹤, 涛光焕景一望收。《诗平起平收.平水韵.下平十一尤》吴波澜.2023.07.05。
发表时间:2023年07月05日 16:00:41     分类: 诗
   339         32
[诗:七律] 【七律·登九华山】 ——长江行文化系列诗
九华踏翠挽林泉, 云海鹏程问酒仙。 万里乾坤张玉带, 一心大美濯金莲。 还真天地芙蓉质, 不负沧桑锦瑟弦。 佛国灵光明绝后, 神州星采耀空前。《诗平起平收.平水韵.下平一先》吴波澜.2023.06.22。
发表时间:2023年06月22日 12:31:36     分类: 诗
   457         40
[诗:七律] 【七律-过江天池州赏游秋浦】 ——长江行文化系列诗
阳和饴露九华峰, 流翠池州秋浦东。 云雾茶香逢陆羽, 江天毓秀走梁鸿。 平添彭泽三千憾, 独上青莲十七风。 历史有情呈海岳, 沧桑无语绾时空。 注释:晋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37年),十三岁的陶渊明路过池州,前往广陵(扬州),停留一二日的期间里,他与池州结下了不解之缘。时隔近三十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第二次经过这里前往建康(南京),又故地重游。南山,陶彭泽隠居之地。三千憾,太多的遗憾。。青莲,居士李白。十七风李白在池州(唐名秋浦)留下《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风,风骚,此指李白秋浦歌。历史有情: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就是历史。“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我们后来人登临,面对江山留下的胜迹,心中都会有感慨的,写成诗,这便是历史有情。频,频频不断,脱颖而出。沧桑无语: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多指内在的内心沧桑。又指经历过很多事情后人变得心智成熟,也可以称作为沧桑。 《诗平起平收.平水韵.(宽韵)东庚》吴波澜.2023.06.08
发表时间:2023年06月08日 10:20:23     分类: 诗
   788         37

1 2 3 4 5
  • 165 条记录 第 1 页/共 17